变谐谑为严谨

弘治三年(1490年),王阳明十九岁。是年,祖父竹轩公去世,龙山公从京师回余姚为家父治丧。在此期间,龙山公吩咐从弟王冕、王阶、王宫及妹婿牧等人与王阳明一起学习经书。王阳明白天跟随大家学习科举考试科目,晚上则搜寻诸经史子集,勤奋攻读,经常读书至深夜。王冕、王阶等人见王阳明的文章日益精进,愧叹弗如,于是感叹道:

“彼已游心举业外矣,吾何及也!”

王阳明在待人接物方面,最初是“和易善谑”,爱开玩笑。突然有一天,他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,变得“端坐省言”。平时那么爱开玩笑的一个人突然变得严谨沉默,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。但王阳明却郑重地说:

“吾昔放逸,今知过矣。蘧伯玉行年五十,四十九岁才知其非,吾不晚也!”

后来王冕、王阶等四人受王阳明的感化,也开始变得谨言慎行。

阳明先生的胸怀气度极其庞大,光明磊落的作风终生未曾改变。再加上他性情豪迈,能言善辩,引得四方豪杰竞相投奔其门下。

弘治五年(1492年)秋天,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参加浙江省乡试,与孙燧和胡世宁同榜中举。二十七年后,宁王宸濠发动叛乱,胡世宁检其奸,孙燧死其难,王阳明则平其乱,世人无不以之为奇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